“華哥兒不像有那心思,只是怕秋家人使壞?!?br>
……
秋華年下午賣完糖回來,又用草木灰水把缸里的高粱全泡了,待明天繼續(xù)制作高粱淀粉。
和九九與春生吃了晚飯,打發(fā)兩個孩子出去玩后,秋華年燒了點漿糊,給窗子糊下午新買的窗紙。
鎮(zhèn)上一張印著圖案的窗紙要賣八文錢,質量還不怎么好,秋華年嫌貴,去紙筆鋪子里以三文一張的價格買了四張白亮的綿白紙,又花兩文借了筆墨,在紙上畫了簡易的墨梅、墨竹、墨菊與墨蘭。
秋華年的畫技同樣是速成的,當初做紙燈籠選題時,他花了個把月,照著名家畫作學了怎么畫梅蘭竹菊和錦鯉仙鶴。
只得其形,不得其骨,遠看像樣,近看凌亂,反正糊在窗戶上肯定夠用了。
紙筆鋪子的老板王誠看得嘖嘖稱奇,沒想到一個村里的哥兒會畫畫,請他過幾日快清明的時候幫忙畫一批寫經文的紙,畫一張給八文錢。
秋華年正愁賺錢慢,自然是答應,約好過兩日早上去。
家里中間正房有四扇窗戶,兩邊耳房各有兩扇窗,一張紙能糊兩扇窗,四張紙剛好把所有窗戶都糊一遍。
——只換一扇新舊不一樣太難看了,秋華年索性一步到位。
他正在院里悠閑地糊窗紙,突然聽到門外傳來一陣敲門聲,此時天已經半黑了,按理說不該有人來拜訪。
內容未完,下一頁繼續(xù)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