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是所有花都能做花露的,梅花本身不適合制香,哪怕在現(xiàn)代,沾了“梅”這個字的香膏也是臘梅做的。
臘梅雖然有一個梅字,卻和梅花不是同一物種,它的香氣比梅花更濃郁,更適合提取,相比起能結梅子的果梅適合制香得多。
可惜秋華年之前調查過,襄平府沒有那么多能穩(wěn)定提供原材料的臘梅樹,只能把制作蠟梅花露的計劃擱置。
現(xiàn)在想來,他之前是陷入了思維誤區(qū)。
梅花制香香氣不濃郁,未必就是缺點,全看把目標群體定為誰,以什么方式銷售。
對那些文人和附庸風雅的人來說,淡淡的、若有若無的、與“梅”這個古往今來文人最愛的意象結合起來的香,比什么玫瑰花、木樨花的濃郁香氣有吸引力多了。
等香制出來,先給杜大解元這位活金招牌用上,再給以閔太康為首的清風書院的師長們各送一些,還有與杜云瑟交好的同榜舉人們……
襄平府關注度最高,最頂尖的那批文人都用上了梅花香,還愁沒有客人趨之若鶩地購買嗎?
秋華年解決了一樁大事,心生滿意,側頭吧唧一聲在杜云瑟臉上啵了一口。
“云瑟,有你真是太好了!”
內容未完,下一頁繼續(xù)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