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群中發(fā)出長長的“噓”聲,表示對這個人猜測的鄙視。
有聽眾說:“人家大將軍可是天神下凡,哪會想出‘鉆狗洞’這樣的主意?”
“誰說鉆狗洞了?我說的是遁地術、遁地術好不好!”
“那不是一樣?”
聽起來不一樣,但“遁地術”與“鉆狗洞”,在翊朝百姓的心里,是一個意思。
十幾年前翊朝有一位守將被敵軍圍困,無法光明正大地帶領將士們從正門突圍,他自己又膽小怕死,便趁夜找了個狗洞,七扭八扭地鉆出了城,正好被敵人抓個正著。第二天,他的頭顱就被敵人掛在了旗幟上。敵人還恥笑城內的所有將軍,除了“遁地術”,什么都不會。
幸好后來郭永寧帶兵解圍,這才保住了城池。但“遁地術”的“典故”,就這么恥辱地流傳下來。
想到這件舊事,聽眾們有些惱怒,他們紛紛向剛剛說話的聽眾投去憤怒的目光,仿佛那個人不只是侮辱了他們的戰(zhàn)神、偶像,還侮辱了他們自己。
原來聽書也需要態(tài)度,自家偶像最好,不接受任何反駁。
說書先生在他的客人們即將由斗嘴變?yōu)槎窔臅r候,用脆生生的驚堂木及時制止了他們的偏激行為:“呔!休得動手,免傷和氣!”
【本章閱讀完畢,更多請搜索途閱小說;http://www.jiangnanedu.cn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