趙帝沒有在此事多想下去,更重要的還是知曉那道人的名字,現(xiàn)住在何處。
便問道:“那道人現(xiàn)在在何處?”
若是旁人驟然得知這消息,又未經(jīng)調(diào)查,自是不知那道人在何處,可恰巧,公孫沽掌管刑部,刑部里的事逃不過他的眼睛,自然知曉周侍郎安排了一道人在刑部比部司掛職,而這周侍郎可是下?lián)P州調(diào)查那案的人,其次,蘇評事貪污一案,公孫沽也有所耳聞,正和那道人有關(guān),若只單單一點,公孫沽還不能確定是那道人。
可兩件事撞在一起,這般有本事的道人定是揚州那位道士,也正是他孫兒淼然遇到的那位。
公孫沽便將近日發(fā)生,特別是蘇評事一案同趙帝細說。
趙帝笑道:“倒是巧了,我今日剛看到刑部的折子,原來這樁案子也有李道士的手筆,掛在刑部都是屈才了?!?br>
這樣厲害的道士,合該入供奉堂,替他算國家大事,只是,既然那位道士不愿站出來,只想混跡于民間,他也不能不考慮別人的意愿。
何況,大梁邊境,那些國家并不安分,等清理掉埋伏在大梁的釘子再請那位李道長入供奉堂也不遲。
趙帝派人調(diào)查李樂只住在何處后,便安排暗衛(wèi)去守護他的安危。
只是這一調(diào)查中,倒是調(diào)查到端王請李道長前去一續(xù),知曉他三兒并未因李道長的本事動殺機,趙帝暗自點頭,便將紙張焚燒干凈。
自夜里公孫沽入宮,不少人知曉后都未能安睡,害怕一夜驚變,幸好,什么事也沒有。
他們松了口氣,照常上朝。而這一切,都和李樂只無關(guān)了,他也不需要到點上班,等他醒來的時候,已經(jīng)中午。
他還不知昨夜因他的事,京城的官都未睡好,等他洗漱好,去刑部上值,就看到比部郎中眼下烏黑,比往日還要烏黑幾分,眼底還布有紅血絲,一副沒睡的模樣。
內(nèi)容未完,下一頁繼續(xù)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