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怎么個迂回法?”這事公孫卓然自然清楚,故土難離,何況洪河橫跨縣鄉(xiāng)數(shù)十,百姓數(shù)百萬,豈是那么好遷移的。
洪河水勢暴漲一事,倒是可以同百姓說上一上,可就怕有些犟脾氣的,不到最后一刻絕不搬遷。
可真的等到那一刻,哪還有命活著。
其次,縣鄉(xiāng)縣令、里正等等,也未必能一一執(zhí)行。
最后便是宗族,也是難以解決的難題。
“大人,不如我等打著玄陽宮的名聲,說是玄陽宮的道士算的,這樣百姓自然信服,若是假的,也可推到那位李道長的身上?!?br>
不管如何,玄陽宮的名聲,老百姓還是聽過幾句,知道里面都是有真本事的。
這樣,刺史大人想要辦成此事,受到的阻礙也會少上幾分,雖有人不喜,但在生死面前,也只能聽從。
只有一點,便是對那位李道長不厚道,事真的發(fā)生了,玄陽宮聲名大噪,事若沒有發(fā)生,一定會找一個人出來問罪的,那人自然是胡言亂語的李道長。
公孫卓然很清楚,他面露沉思后,還是拒絕了孫志茂的提議。
做人不能沒有底線,事情是他拍板定下的,出事自然是他來扛,便道:“出告示時說是有一位道長所算,若是出事,我一人來扛。”
此等大動作,要么革職,要么流放,想必陛下看在他父親的面上,也只會罰他一人,不會牽連家族。
內(nèi)容未完,下一頁繼續(xù)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