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那些人,也會因為這封書信,抽絲剝繭地查下去,這可是知道答案一步步去倒推,遠(yuǎn)比不知道答案要來得簡單,所以,只要攔截到吏部侍郎的書信,這件事的結(jié)果也沒有另一種可能會發(fā)生。
李樂只看了一眼周圍的景色,他現(xiàn)在和楊尚書走出了京兆尹,正要分開,李樂只道:“楊尚書,我能否搭個馬車,來時來得匆忙,如今倒是不好回去?!?br>
此事即使李樂只不言,楊文鏡也會邀請李樂只一起同行,可偏偏李樂只言起此事,不需要多言,兩人一前一走進(jìn)馬車內(nèi)。
杭文靜猜測,李道長一定有重要的事要同他說,或許是涉及礦山的證據(jù),否則,按照李道長的性子,未必想和他這位老頭同坐一馬車內(nèi)。
果然,如他所想。
李樂只道:“大人,吏部侍郎三日內(nèi)必會同背后的人聯(lián)絡(luò),大人可有法子將其書信攔截下來?!?br>
“飛鴿傳書?”楊文鏡不確定地問,若是騎馬去送,他們倒是可以安排好人,可若是飛鴿傳書,他們未必能夠攔截,但也可以一試。
對于吏部侍郎聯(lián)系的方式,李樂只已經(jīng)算出來,不得不說吏部侍郎是個狡猾的人。
李樂只道:“除飛鴿傳書外,佟大人還會安排人手,將信萬無一失地送出去,一人走曲江,一人走春明門,這里頭只有一人手里的信是真的?!?br>
“那道長你可知何人手里是真的?”
“第一日,春明門是真的,城門打開的時候,走春明的人便會攜帶信離去,隨后第二日時,曲江渡口的是真的那人會在傍晚時分,坐船離開京城,第三日,便是飛鴿傳書,這鴿子會在半夜三更時放走。”
也正因如此,李樂只才覺得對方是狡猾的人,除狡猾外更是多了一份謹(jǐn)慎。
內(nèi)容未完,下一頁繼續(xù)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