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這種事,不怕一萬,就怕萬一,多一雙耳朵聽見便多了一分兇險。
昭國密探刺殺一事歷歷在目,若李道長真的是算出水患的道士,今日一事若讓昭國等國知曉,豈不是又要暗中謀劃刺殺李道長。
若是李道長有半點損傷,周侍郎都不會原諒自己。
趙帝擯退左右后,捏著奏折對周侍郎道:“人已經(jīng)走了,你說吧,有什么要緊的事讓你如此慎重?!?br>
“這件事事關(guān)大梁千秋萬代,臣不得不慎重,”周侍郎臉不紅心不跳,張口就來道:“臣知算出青州水患的道士未死?!?br>
青州水患四字一出,趙帝詫異地挑眉,放下手里的奏折,這才正眼打量著周筠,想從他的臉上看出什么,趙帝不動聲色道:“你怎知算出水患的道士未死,當初這一案還是你去查明的,若李道長未死,你當初為何隱瞞不報,周筠,你可知罪?!?br>
周侍郎跪下道:“陛下,這件事臣當初也不知,臣知曉此事后,心下惶恐,唯恐將這件事說出去讓昭國探子知曉,反害了李道長的性命?!?br>
“那你為何?”
趙帝雖未言明,但周侍郎明白趙帝要說的是什么,他跪伏在地道:“因京中近日流言蜚語,更有人前去京兆尹狀告李道長,臣唯恐此事另有隱情,若是有昭國探子混在其中,為了試探李道長的本事,臣不敢想,若到那時,僅憑臣一人,又如何能保住李道長的性命,故而,今日臣冒死前來,告知陛下此事。”
這些事情趙帝早已知曉,那些流言蜚語他并未放在心上,李道長的本事他還是知曉的。
但今日聽周筠所言,又有幾分道理,隱藏在暗處的昭國密探不得不防,李道長的安危雖有暗衛(wèi)守護,但暗衛(wèi)并不能走到明面。
內(nèi)容未完,下一頁繼續(xù)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