茗月指著門口對他作出‘請退’的手勢,毫不客氣地說道:“如果阿父不是誠心來求我原諒的,那就請回吧!”
“你真的要逼阿父在你和星兒她們之間做選擇嗎?月兒,你怎能忍心這么對你阿父呢?”
易太傅雖然早就清楚茗月自兒時起就潛藏著固執(zhí)的犟性子,但隨著阿母離世,長大后的她明顯收斂了不少。
他以為茗月還是和之前一樣是個聽從父命的乖女,可自打她從狼牙山回來后,她竟然變得比兒時還犟?而且還為了一個陌生男子與家人作對,這一切都是他無法理解的。
“阿父請回!”
茗月沒有多大耐心與他做無謂的爭執(zhí),她也看出了父親這次主動前來示好只是緩兵之計,他心里根本就沒懷疑過丁氏他們。
易太傅起身后,茗月以袖拂掃他方才坐過的蒲團(tuán),表現(xiàn)出十分厭惡的樣子。
自他走后,這接下來的兩天都不曾有人來祠堂打攪她,除了那些送飯食的婢女,她們也只敢將食籃放在門檻邊上,沒有茗月的允許,誰也不敢輕易進(jìn)去。
這期間,三姑母易琦蘭還會偷著送來細(xì)軟棉被,怕她夜里睡祠堂會著涼。
姑母除了送東西,有時還會留下來和茗月說些體己話,時而會勸說她兩句:“父女倆哪有什么隔夜仇?阿兄雖然有錯,但他總歸不會想害你,你若真的與他斷了父女關(guān)系,那豈不是正合丁氏的意么?”
每當(dāng)提及阿父的事,茗月都會刻意回避。
內(nèi)容未完,下一頁繼續(xù)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