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73/1974賽季的歐冠決賽形勢其實跟今年也有相似之處,就是拜仁和馬競雙方誰奪冠,都將拿到俱樂部歷史上的第一座歐冠冠軍獎杯。
即使拜仁慕尼黑,在1974年之前,也是沒有歐冠獎杯的。
1974年的決賽,誰獲勝誰就將奪得俱樂部歷史上的第一座歐冠獎杯。而今年的歐冠決賽,則是誰獲勝誰就將成就三冠王偉業(yè)。
那一年的歐冠決賽,也是歐冠歷史上唯一一次耗時210分鐘的歐冠決賽。
當時的歐冠決賽沒有點球大戰(zhàn),馬競和拜仁雙方在120分鐘之內(nèi)打成了1-1平,不得不擇日重戰(zhàn)。
第二場比賽中,拜仁的烏利·赫內(nèi)斯和蓋爾德·穆勒雙雙上演梅開二度,率領拜仁4-0大勝馬競,也獲得了拜仁歷史上的第一座歐冠獎杯。
并且,在隨后的兩年,拜仁完成了歐冠三連冠,創(chuàng)造了歐冠歷史上的拜仁慕尼黑王朝。他們王朝的起點,就是通過1974年擊敗馬競獲得歐冠冠軍開始的。
因此,2013年的歐冠決賽,可以被認為是馬德里競技對拜仁慕尼黑的復仇之戰(zhàn)。
39年之后,馬德里競技再次在歐冠決賽中面對拜仁慕尼黑,他們有機會在決賽中親自擊敗拜仁完成復仇,并奪得俱樂部歷史上的第一座歐冠獎杯、第一次三冠王偉業(yè)。
不過,此時的拜仁,可就不是當年的普通球隊了,而是奪得過四次歐冠冠軍的德甲巨人、歐洲豪門。
在歐冠的經(jīng)驗上,馬競比之拜仁差得太多。這也是盡管本賽季馬競進攻火力冠絕全球,卻還是有很多人不看好馬競的原因。
畢竟,足球是集體運動。張華松一個人再厲害,也可能被其他隊友拖累。
內(nèi)容未完,下一頁繼續(xù)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