買好了自己跨界音樂界的第一首歌后,張華松就開始購買自己要在奧運會上參加的其他項目了。
要超越馬克-施皮茨保持的單屆奧運會7枚金牌的世界紀錄,還要預防邁克爾-菲爾普斯真的在北平奧運會上拿到8枚金牌,張華松就勢必要參加至少9個項目并奪冠才行。
既然9個項目都參加了,多一個也無所謂,參加10個項目都拿金牌的話,正好寓意十全十美。
到時候,單屆奧運10枚金牌的世界紀錄,絕對要引起全球轟動。
足球領(lǐng)域有個球王的稱呼,張華松如果能一屆奧運拿到10枚田徑金牌的話,也許也能被大家封個什么“田徑之王”的稱號,這就是永久的成就了。
即使后面有人再超越他,也無法抹殺他的豐功偉績。
就像球王貝利、馬拉多納,無論后人多么牛逼,你也無法抹殺這兩人在足球歷史上的地位。
這種地位和名望帶來的知名度和人氣值,又比普通的娛樂明星更堅`挺持`久。
影視歌明星,可能你出一部經(jīng)典作品或一首經(jīng)典歌曲,就能短時間內(nèi)大火一把。
但是,過得一兩年,如果你沒有后續(xù)經(jīng)典作品問世,就可能會被別人取代,被追星族所遺忘,人氣掉到慘不忍睹。
所以,張華松就想干脆在北平奧運會上搞個大新聞,單屆奧運10枚金牌,足以成為田徑領(lǐng)域的豐碑。
內(nèi)容未完,下一頁繼續(xù)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