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月了,果真如志文記憶中的歷史所言,從正月開始就沒有下過一滴雨,大旱來了。
有地種的人家,無論大人小孩,每天都出門找水,指望著多少能救回些麥苗,好能有點收成。
左鄰右舍的大柱二柱和大妮二妮家都有地要種,四個小孩也都成天不見人影的在外找水。
志文家作為無田戶,反倒不用受這種罪了。
原來山腳下那口井已經(jīng)干了,村子里也就只剩一口老井還有點水,從早到晚都排著長隊,還不時地發(fā)生口角甚至肢體沖突。
而志文只用挑著桶去排排隊,差不多又挑著空桶回家,然后趁沒人注意,把魚塘里的水放到水缸里。
雖然目前的旱情對志文家的影響沒有村里其他人家那么嚴重,但志文還是覺得這里不能呆了。
一旦到了下半年顆粒無收的話,大家都得背井離鄉(xiāng)地去逃荒,人多了反而不好,晚走不如早走。
于是挑了個志文娘心情好的時候,拉著囡囡作陪,小心地說道:
“娘,你看這旱情越來越嚴重了,井里的水也越來越少,再這樣下去,恐怕吃水都困難了。爹又不在,就有點水咱們也搶不過啊?!?br>
內(nèi)容未完,下一頁繼續(xù)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