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王爺您還真別不信,我們可是在山里試過的,沒有小志的精挑細(xì)選,那一畝也就是百十來斤的量...”孫大夫不高興了,據(jù)理力爭道。
志文現(xiàn)如今在涿鹿山的威信可是非比尋常,全山上下里外的人,都聽不得外人說他的不是,孫大夫也不例外,尤其是在糧食這事兒上,就更不容置疑了。
“行了行了?!敝於ξ祭浜咭宦?,打斷了孫大夫的話,沒有繼續(xù)爭執(zhí),接著問道,“那...你們要賣多少糧食,不,種子給我呢?”
“王爺,我們可是一片好心...”孫大夫不忿,仍待繼續(xù)分說。
旁邊宋才捷輕咳一聲,“孫伯,還是說正事兒吧?!?br>
這代王信與不信,其實(shí)關(guān)系不大,愿意買種子就成,以他的性子,只要買了,就不會堆在房里發(fā)霉,定會全部種下去,以待獲取最高收益。
眼下他既然松了口,就沒必要繼續(xù)同他爭論了。
“那...行罷?!睂O大夫心不甘情不愿地說道,“我們這回帶來了二十萬斤的種子,紅薯土豆各一半,還請王爺笑納?!?br>
這個數(shù)量是宋獻(xiàn)策特意考慮好的,差不多種四千畝左右的田地,到時候能收四百萬斤的糧食,就算朱鼎渭其他田地的紅薯土豆絕收,這個收成也能幫補(bǔ)些。
多了的話,朱鼎渭難免會為自己要付出的代價一口回絕,連往下談的機(jī)會都未必有,涿鹿山自己的壓力也不小。
少了的話,收成少,用處就不大了。
“笑納?”朱鼎渭冷笑了一下,能笑納才怪,本想再說兩句損話的,不過想想自己的把柄,終究不敢造次,“就不知這二十萬斤的種子,要本王付出多少的代價???”
“五十斤能種一畝地,收成有一千斤,這個王爺是知道的,我們在保安州,一般是按二成五到三成的收獲,來算種子費(fèi)用的,也就是說,五十斤的種子,需用二百五十斤到三百斤的紅薯土豆來換,如果是小麥高粱,可以酌情少些?!?br>
內(nèi)容未完,下一頁繼續(xù)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