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以這一站還是動用了兩萬人的輔兵來參與后勤運輸,倒是沒有動用民夫了,的確給大明朝省了一大筆錢。
等到十月初五,皇帝蘇詠霖的開戰(zhàn)命令送到了凈州,韓景珪領(lǐng)命,在凈州舉行誓師大會,隨后即刻出兵。
浩浩蕩蕩的明軍騎兵大隊正式出征北伐。
第一階段的目標是抵達汪古部的駐地,會合汪古部的五千騎兵,安排各自的向?qū)В又攀钦嬲挠鰯澈蛻?zhàn)斗。
明軍主力于十月初八早上抵達了汪古部駐地,在這里受到了兀格和汪古部牧民的熱烈歡迎。
看著威武雄壯的明軍騎兵,他們拿出了肉類、奶制品和馬奶酒招待明軍士兵,讓明軍士兵好好的來了一頓蛋白質(zhì)大餐,又把隨身攜帶的大烙餅?zāi)贸鰜沓漯?,充分補充了蛋白質(zhì)和碳水化合物,積攢了足夠的精力。
宴會之后,韓景珪、辛棄疾、張橋年等大軍主要負責人和兀格一起開了一個軍事會議,把兀格所部騎兵編入大明主力兵團之中,統(tǒng)一號令,讓他們聽從大明北伐軍總指揮部的指揮。
兀格對于此戰(zhàn)來說最終要的意義不在于五千汪古騎兵,而在于他貢獻了重要的向?qū)Ш涂肆也俊⑵蝾伈恐饕撩窬幼〉厮诜轿弧?br>
有了向?qū)Ш兔鞔_的方位,就能方便大明軍隊直搗他們的老巢,不給他們?nèi)魏未⒅畽C,不會因為迷路、找不到敵人而錯失戰(zhàn)機。
整個戰(zhàn)爭的規(guī)劃是乞顏部交給塔塔兒人對付,明軍主攻實力更為雄厚的克烈部。
因為兀格的存在,明軍對克烈部也算是知根知底,知道他們的聚居地在什么地方,也知道他們有多少人,戰(zhàn)斗實力如何等等。
內(nèi)容未完,下一頁繼續(xù)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