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研看著顧成陽寫在筆記本上的歌詞,他的字跡工整清晰,筆鋒蒼勁有力,和他本人的氣質(zhì)倒是一點都不相稱。
顧成陽將耳機遞給林研一只,耳機里響起了愛爾蘭風(fēng)笛的前奏,伴奏里的每一個鼓點、鋼琴和弦樂林研都無比熟悉。與那些光靠一臺電腦就能完成的伴奏不同,這首伴奏很特別,除了采樣和鼓組的部分,每一道有旋律的分軌都是他拿樂器親自彈出來的。
鼓點響起,顧成陽輕聲地唱著自己寫下的歌詞,這首歌里顧成陽拋棄了復(fù)雜的flow編排和押韻,幾乎就像是在講睡前故事那般,將一個牧羊少年和美人魚相戀的故事娓娓道來。
“牧羊的少年吹著哨笛,路過夕陽下的河畔
霞光追逐著云層,她坐在晚霞籠罩的河岸……”
一曲終了,林研卻依舊盯著那一頁泛黃的紙,一言不發(fā)。
半晌后,他就歌詞的內(nèi)容問顧成陽:“為什么最終少年會死在美人魚的懷里?”
顧成陽說:“因為人魚的壽命比人類長,所以他們不會一同死去,少年注定會死在美人魚的前面?!?br>
林研又問他:“那最后美人魚去了哪里呢?”
顧成陽想了想:“可能…又回到大海里了?!?br>
“不,她不可能回到大海,”林研搖頭,篤定地說,“她原本就是從大海里逃出來的,怎么可能再回到那個帶給她痛苦的地方?!?br>
內(nèi)容未完,下一頁繼續(xù)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