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和也沒等嘴里雞骨頭嚼完,就鼓著腮幫子說,“沒事”。
吃完飯,兄弟倆還要繼續(xù)招呼送黃鱔過來的,王玉蘭心疼倆兒子,“你們一晚上都沒睡覺了,你倆睡會,收黃鱔,俺跟你大姐就好了,又不是啥體力活,趕緊洗個腳上床”。
李和其實不禁感嘆年輕就是好,折騰半休,來回趕了七八個小時的路,還是能撐得住,只是依然眼皮子打架,也沒強(qiáng)撐,兄弟倆就去午睡了。
躺了一會,屋里熱死了,也沒吹風(fēng)扇,關(guān)鍵連電都沒有,睡不安穩(wěn),只得站起來又把竹席拿到門口樹蔭底下睡,畢竟通風(fēng),比屋里強(qiáng)多了。
李和兄弟倆算賬,一遇到老娘們小媳婦一分錢兩分錢,根本不好意思計較。
可王玉蘭李梅兩個女人,平常一分錢都恨不得掰成兩半花的主,哪有這么大氣,一分錢兩分錢也是要見真章的。
娘幾個見到如此錢景,突然有了盼頭,收黃鱔稱秤,記賬,也不比兄弟倆差,干的非常起勁。
李和睡覺醒來,發(fā)現(xiàn)他阿爺在旁邊幫著上秤,奶奶用布頭在扎袋口,老倆口三個兒子一個閨女,李兆坤就是老大,分家后按照農(nóng)村習(xí)俗一般都是跟著小兒子過,村后面住著,一般很少來這邊。依老倆口意思,大兒子不爭氣,光景不好,眼不見心不煩,哪怕填補(bǔ)也有個度,總不能拿小兒子的補(bǔ)老大的窟窿吧,為這老大一家子,老倆口也沒少唉聲嘆氣。
李和從屋里搬了凳子,放到樹蔭底下,又遞了一根煙,“爺,奶,這么熱,你們休息子,家里人多,夠忙活的“
老爺子李福成把手里的秤遞給了李隆,走到樹蔭底下接了煙自己嚓了火柴棒笑呵呵的說道,”哪有那么金貴,前天你去俺那邊,俺也忘記問你考試怎么樣,今個俺就來看看”
李和自己也點了根煙,“爺,好賴都考得上,這個信心是有的”。
內(nèi)容未完,下一頁繼續(xù)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