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說白了,就是小公司,大集團,小企業(yè),大戰(zhàn)略。.這兩年物價長得快,形勢變換的也快,大家應該能感覺的到??傮w來說,目前還是賣方市場,甚至不少地方都引發(fā)了搶購潮,不管什么貨都好賣,根本不愁沒生意。你們應該最有體會?”
從1988年開始,突如其來的全國性搶購風潮,加上脫籠而出的通貨膨脹之虎,使整個社會的經濟秩序陷入一片混亂之中。
以十三屆三中全會為標志,開始整頓市場,進行價格調控,但是至今的效果還是沒有凸顯出來。
只要你有貨,人家上門給你送錢,躺家里就能收錢,倒爺不就是都這么發(fā)財的嘛。
“十億人民九億倒,還有一億在尋找?!?br>
此時算是進入了“全民經商”的年代,公司多如牛毛,但多數是“皮包公司”。多如蝗蟲的“經理”夾著皮包奔走四方,把物資在上家下家之間倒來倒去,賺取差價。
在無序狀態(tài)中進取。
對幸福、對財富、對事業(yè)沒有窮盡的追逐,對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法則的尊重和遵循,在求變中求生,在進取中前行。
這也是這個國家不斷蛻變升華的原始動力。
付霞笑著道,“是這個理,浦江的都到我這來拉貨,可見市場供應不足?!?br>
在大城市買家具還在憑票供應呢,小地方更不用說,他的家具廠生產的家具自然供不應求。
當然,從另一方面來說,她尋求原材料也更加困難,板材、鈑金、皮革這類上游產品也在迎風飄漲,漲價還不算,還沒地方買,無奈她才建立了好幾家附屬廠。
內容未完,下一頁繼續(xù)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