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讓你投本錢不是太好吧,我自己想辦法就是了”。
李和道,“肯定不會虧錢,賺錢的買賣我當(dāng)然要投了。你趕緊去找人吧,看都有誰愿意”。
穆巖也就不再磨蹭,樓上樓下挨個寢室敲門,搞串聯(lián),大部分老師都是點頭同意的,不過只愿意做個編著人拿個稿費(fèi),都沒做合伙人的想法。
最后合伙人只有孟建國、穆巖和李和。
屋子里聊天,李科說,“你們這個名不正言不順啊”。
李和說,“確實是,要不以外面生理化教研室的名義來弄?”。
孟建國道,“要不用我們教育工會的名義也行”。
“哪里用得著那么麻煩”,穆巖對李科道,“我們明天成立一個中學(xué)教育研究中心,你給我們批了就是了”。
李科笑著道,“這個沒有問題”。
這就叫有熟人好辦事。
李和想確實沒有比以社團(tuán)名義更好的方式了,干干凈凈的,既沒有牽絆,也沒有牽扯。
內(nèi)容未完,下一頁繼續(xù)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