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和喝酒上了臉,心里更是發(fā)燙,其實更多的怪他,只要是舊的,看著泛黃的,都一股腦的看著像古董。
其實很多都是民國以后或者解放后燒制的,燒得質(zhì)量不好,落灰入水,時間一長,就看著像舊品。
只能說李和眼光問題。
第二天吃飯早飯,李和騎著車帶著老李頭出發(fā),直奔三廟街。
三廟街有三廟,均為關(guān)帝廟,故稱三廟街,小碎石頭渣子混著瀝青鋪的路面,路面不平,走路時要是鞋底子薄,遇上翹起來的小石子會硌腳心。
同樣是四合院,青瓦白墻,窄窄的院門,李和看不出哪里好,只有這里的地段是一等一的好,宣武門離自己學(xué)校最近,比自己住望兒山強多了。
老李頭敲了敲門,一個戴著老花鏡的老頭出來開了門,看了看李老頭,又看了看李和,沒說話,徑直自己進屋了。
大門里面就是堂屋,木頭梁依稀能看到描紅雕刻。
“別介意,就這性子“,老李頭招呼李和進屋,指了指自己腦袋,低聲道,“這里,這里,以前受了刺激”
直接進入院子里,紅木的桌椅,雕花的門扇,雖然陳舊污漬但是無一不精美。
內(nèi)容未完,下一頁繼續(xù)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