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里的東西兩個方位說的就是東城和西城這兩個區(qū)域,東城在清末和民國時代云集了大量的富商,而西城則是官員們的宅邸,所以叫東富西貴。
至于南北這兩個方位,不是指還有南北兩個城區(qū),而是特指前門外和鼓樓、以北到德勝門附近這一帶。
當時居住在前門以南的大部分都是三教九流、勞苦大眾,所以就被稱為南貧,都比較窮嘛。而居住在鼓樓以北到德勝門附近的,則以皇宮里的太監(jiān)宮女的家屬維多,他們雖然不太窮,但是地位比較低,就稱為北賤。
李和知道四合院的價格會飆升,而且幅度極大,一座規(guī)整的四合院到了以后,價格已經(jīng)到了8位數(shù),而且是有價無市,有錢你都買不到。
這里面的原因很復(fù)雜,既有城市改造拆毀了大量原有四合院的因素,也有一部分先富裕起來的人為了懷念自己的童年或者標新立異,故意去采購這些四合院并加以休整之后當做住宅的因素。
而且憑心而論,四合院確實更適合人來居住,在這個院子里有房有地,既能居住又能做一些適當?shù)膴蕵坊顒?,而且封閉性還好,不像住在樓房里,就是一個鳥籠子。
如果再晚幾年,等到房價真的開始飆升,即使還有殘存的四合院,即使李和有這個經(jīng)濟能力,估計也是要花大價錢了。
院子里陸陸續(xù)續(xù)站下不少人,有大人有小孩,有人沖李老頭嘟囔道,“李老頭,你這房子,不聲不響就轉(zhuǎn)給人了,也太不拿我們當回事了吧”
“我自己的房子,我愛怎么著就怎么著,”李老頭得意的頭一轉(zhuǎn),指著李和說,“再說,現(xiàn)在這房子也不是我的了,你們也犯不著和我說了,現(xiàn)在這房子是這小伙子的了”。
大家又齊刷刷的看向李和,一個穿著大藍襖的老太太對李老頭叫罵道,“你這是走剝削道路,資本主義復(fù)辟,我要到街道去舉報你“
李老頭滿不在乎的道,“我這是經(jīng)過房管局同意的,一不犯法,二不違規(guī),你們愛怎么著就怎么著,還以為是想當年啊”
內(nèi)容未完,下一頁繼續(xù)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