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為有完整的工業(yè)體系,中國抓住了歐美去工業(yè)化的機遇。
因為有世界一流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教育體系,中國中國抓住了互聯(lián)網(wǎng)的機遇。
郭冬云淺嘗一口酒,苦笑道,“你這個人有一個特色,許多歪理到你嘴里都是成了冠冕堂皇,也許這是你成功的原因。但是我還是要跟你爭一爭,艱苦奮斗不是你們內(nèi)地經(jīng)常提倡的嗎?機遇只是給了起點,但是如果個人不勤奮和努力,機遇來了不是沒有作用?!?br>
李和道,“我沒否認艱苦奮斗的重要性,一個人不努力肯定不會有什么好結果。只是這個重要性相比機遇,在事業(yè)成功中的比例就可能只占三成或者四成。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國人,在中國、在歐美、在非洲,付出同樣程度的努力,得到是完全不同的結果?!?br>
郭冬云道,“那么肯定在歐美的機遇最大,我去過你們首都和浦江、甚至深圳的大使館,許多人不都是排隊想出去嗎?”
“來,干杯。”李和再一次一飲而凈,“如果是刷盤子,在歐美肯定比在中國有前途的多,這個和基礎國力有關系。如果是經(jīng)商,他們放棄語言和國內(nèi)社會關系優(yōu)勢,以及眼前中國的機遇,出國未必好?!?br>
他其實時常在想,那些賣房子給他的人,如果十年、二十年以后知道他們當初賣掉的房子已經(jīng)價值過千萬、過億的時候,會是什么表情,也許他們國外辛苦二十年不一定能積攢到千萬。
“可是華人富豪基本都是在美國、東南亞和港臺地區(qū)。”郭冬云依然在反駁。
李和道,“相對于海外華人三四千萬的總數(shù),不管是科研界,還是商界,這點成功的人,簡直是微不足道。當然,相對于中國近12億龐大的人口,中國富裕人口更加可憐。所以眼前就是中國的機遇,不出十年,肯定會有一批大富豪出來,說不準是蘇明、或者付霞,也許是李愛軍,甚至是你不屑看一眼的許恒大?!?br>
許多海外移民群體后來確實也新增了許多的富豪,只是因為一部分人抓住了中國的機遇,在改革開放中做流通貿(mào)易,在飛速旋轉的時代找到一塊屬于自己的天地,急速的富裕起來。
內(nèi)容未完,下一頁繼續(xù)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