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運氣好而已,不過還是說聲抱歉,瞞了你這么長時間?!崩詈鸵患易咏裉於荚诤锡堖@里聚餐,所以一接到柳聯想的電話,干脆把他喊到了這里碰頭。
“不,不,在那種形勢下,要是我也會這樣,你做的是對的?!奔w企業(yè)在那種社會環(huán)境都做的甚為艱難,何況李和這種私營企業(yè),柳聯想完全是有感而發(fā),“只是完全沒有想到,你會有這么大的家業(yè),我不如你。我還得感謝你,你介紹給我們的蘇聯計算機專家?guī)土舜竺?,本來計劃年底推出的家用電腦,在今年年初已經完成了目標?!?br>
李和笑著道,“主要還是要靠你們你自己,我介紹給你們的蘇聯專家和一大批的資料一定要消化吸收,一定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和專利,這些才是核心競爭力,不但能在國內市場站穩(wěn)腳跟,而且還有能耐沖擊國際市場?!?br>
“一定,一定?!绷撓胪屏送票橇旱难坨R,忙不迭的點頭,“許多蘇聯專家有的已經安排好工作崗位,對于沒有安排好崗位的專家,我們給他們安排了翻譯的崗位,幫助我們把俄技術資料翻譯成英,這樣這些技術資料的作用可以發(fā)揮到最大,哪怕不懂俄的人也能輕松的使用?!?br>
在不知不覺他跟李和的地位差距是越來越大了,不管李和怎么說話,他也只有聽的份了。
“這個方法好?!崩詈筒粩嗟馁潎@,“這樣可以解決俄翻譯不足的問題?!?br>
俄國專家里面有甚少懂的,國人里面也沒多少懂俄的,這對方來說,造成許多溝通難題,許多技術資料只能束之高閣。
但是用英不一樣了,在人類近代自然科學技術方面,許多先進發(fā)明創(chuàng)造和尖端科學技術來自英、美等英語國家的科學家。
他們用英語寫成的科研報告和資料以及發(fā)行的英學術期刊必然受到世界各國科學家和科技人員的青睞,為了獲取英、美的先進科學技術,或參加國際學術交流,非英語國家的大批科學家和科技人員不得不下苦功學習英語。
所以不管是蘇聯的專家還是國的一些學者甚至學生,英能力都是毋庸置疑的,用英構筑溝通的橋梁,無疑是非常好的辦法。
內容未完,下一頁繼續(xù)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