奏疏上以剛勁穹力的飛白大字寫著——“荊州都督兼荊州刺史武士彟請封禪疏”!
《舊唐書·太宗本紀(jì)》記載,“貞觀五年十二月癸未,朝集使請封禪”。
《資治通鑒·唐紀(jì)九》記載,“貞觀五年十二月己亥,朝集使利州都督武士彟等復(fù)上表請封禪”。
雖然《舊唐書》和《資治通鑒》對于請封禪的具體時間記載不同,《舊唐書》和《資治通鑒》上武士彟所經(jīng)歷的實際職務(wù)也不同,但武士彟確確實實就成為了貞觀五年請李二陛下封禪的領(lǐng)頭人!
武士彟上書的封禪,當(dāng)然不是程處弼如霍去病故事一般,代天封禪,簡單的在狼居胥山、在姑衍山做做樣子。
程處弼的封禪,那只是追求一種象征意義,象征在八百年之后漢民族的脊梁再一次挺直了,漢民族再一次征服了北方大饃,將蠻夷踩在了荒野之下。
武士彟上書的封禪,是古代帝王的最高大典。
泰山上筑土為壇以祭天,報天之功,故曰封。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,報地之功,故曰禪。
只有改朝換代、江山易主,或者在久亂之后,致使天下太平,才可以封禪天地,向天地報告重整乾坤的偉大功業(yè),同時表示接受天命而治理人世。
改朝換代、天下太平,也只是基礎(chǔ),還要看這位皇帝有沒有受命于天、宗傳萬世的雄心,還有時勢、機(jī)運、財富等多方位原因。
不然為什么自始皇帝中華一統(tǒng)以來,至武士彟上書的封禪之前,華夏只有三位皇帝封禪祭天過,秦始皇、漢武帝、漢光武帝!
內(nèi)容未完,下一頁繼續(xù)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