闡明了自己對于各族的了解分析之后,李靖便歸于文武諸列,向著李二陛下請示道。
雖然他在名義上還是武將之首,但在職務(wù)上他是尚書左仆射,是文臣,即使他可以諫言調(diào)兵遣將,但是他不會越俎代庖,去僭越李二陛下的威信。
李靖是一位很聰明、很善于明哲保身的臣子,出將入相,適時而動。
該表現(xiàn)的時候表現(xiàn),該蟄伏的時候蟄伏。
在玄武門之變的時候,他回答的是兩不相幫,但實際上兩不相幫就是對李二陛下最大的支持。
因為,當(dāng)時的李二陛下身為天策上將、十二衛(wèi)大將軍,執(zhí)掌著李唐最為強大的兵權(quán)。
在入朝為官,成為宰相的時候,他又恂恂似不能言,除了李二陛下讓他發(fā)言之外,在宰相開會的時候,他都不會主動發(fā)表自己的意見。
在告老請辭之后,只要李二陛下需要他領(lǐng)軍出征,他也依舊愿意出征,聽從李二陛下的安排。
一個勝而不驕、才智超群且不自傲、又能夠及時為皇帝分憂解難的臣子,如何不能得到李二陛下的喜歡,成為畫圖凌煙閣之上的功臣。
“愛卿,字字珠璣,分析透徹,善將兵而房、杜行其道,古之韓、白、衛(wèi)、霍豈能及也!”
李二陛下頻頻點頭,連聲大笑,絲毫不吝嗇溢美之詞對李靖多加贊賞,繼而越步到偏殿的玉階之上,回身掃視階下的一眾文武,心氣若虹,揚聲高叫。
“眾愛卿聽封!”
“臣在!”
內(nèi)容未完,下一頁繼續(xù)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