楊老太太見他還在油嘴滑舌的,也不理他,也起身,請張媒婆進正院里坐去。
鄭晚兒見狀,連忙拉著鄭楊也跟上去,這可是他的婚姻大事,當事人怎么能不在現(xiàn)場呢?余下眾人,仍舊在前院干著活兒。
正院堂屋里,楊氏請那張媒婆坐了,又忙不迭的給她倒了碗茶水,楊老太太坐在另一邊的主位上,鄭晚兒拉著鄭楊也進來了,兄妹倆挑了個座位也坐下了。
那張媒婆從文家回來,便一刻也沒有歇,馬不停蹄的到了鄭家,早就渴得很了,嗓子眼兒里都快要冒火了,接過楊氏遞過來的茶水一飲而盡,這才感覺好些。見屋子里的幾人都期待的看著自己,她想起自己帶來的消息,嘆了口氣。
楊氏見狀,心里隱隱有了不好的猜想,試探著道:“您是從文家回來?那邊怎么說?”
原先楊氏去張媒婆家里說這件婚事的時候,張媒婆可是拍著胸脯打過包票的,此時事情卻又沒成,便覺得有些沒臉。
其實要是放在以往,說媒這樣的事情,成不成的,很不好說。不過這次的情況不一樣,她仔細問過楊氏那姑娘家里的境況,便覺得這事兒肯定能成。不說別的,那姑娘因為家里有個生病的老娘,她家又沒有什么家產(chǎn),這要娶進來,那等于還得供著她生病的娘請大夫抓藥,普通人家哪兒來那么些閑錢?不管姑娘自己多好,只憑這個,婚事上就很艱難。
而鄭家現(xiàn)在的日子,過得這樣紅火,而且鄭楊也是也個根正苗紅的后生,村兒里不知道多少有姑娘的人家想把閨女嫁過來呢。人家既然肯去提親,便是打算好了,連她那個娘也一并照顧著了,這樣的好親事哪里去找?
張媒婆只想著,那個姑娘要是聰明的,見有這樣的好人家上門說親,肯定會一口答應下來。沒想到,這姑娘竟然是個傻的。
想到這里,她又嘆了口氣,說道:“我今兒上門去了,那姑娘正好在家,我跟人家也說了,可那姑娘……沒有答應?!?br>
坐在一邊兒的鄭晚兒聽到這個消息,驚訝的瞪大眼睛——不應該啊,前日在文家的時候,雖然文娟藏得極其隱秘,不過她還是看出來了,文娟看鄭楊的眼神,有些不一般。因此在鄭楊說出他想娶文娟的時候,便悄悄的在心里又磕了一對cp。
你暗戀的人也喜歡你,多么美好的劇情啊!
內(nèi)容未完,下一頁繼續(xù)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