轉過天,鄭來田自去鎮(zhèn)上了,鄭楊拿了八十兩銀子,去了村長家。
村長剛去作坊看了一回,這會兒見他過來,心里知道大概是把做粉條的銀子拿了過來,把他讓進堂屋里。
鄭楊掏出懷里的銀子,放到桌子上,笑道:“村長,這是一千斤干粉條的銀子,還得勞煩您給大家伙兒分派?!?br>
村長打開包著的布,點清了數(shù)目,整八十兩。他記得之前這鄭家說了,他們要抽一成,因此又拿出八兩來,道:“數(shù)目不錯,這是你家應得的一份,剩下的,我點清了數(shù),再給鄉(xiāng)親們分了?!?br>
鄭楊笑了笑,卻并不接銀子,起身對著村長作了個揖,道:“聽說張先生回鄉(xiāng),要在村里開館授課,也不要銀子,只需一些糧食就可以過去讀書。先生大義,我們一家商量了,也想為村兒里盡些力,以后這作坊里該我們的那一成,都用來買筆墨紙硯,放在學館里,讓村里念書的娃娃用?!?br>
村長幾乎以為自己聽錯了,且不說這八兩銀子就不是一個小數(shù)目了,而且往后屬于鄭家那一成,他們竟然全都拿出來給村里的孩子念書用,這可是一大筆錢!他不禁對鄭來田一家刮目相看,激動的道:“好,好哇!你們家都是好樣兒的!”
在黃谷村,村長的威望是很高的,不僅僅因為他是村長,還因為他盡職盡責,愿意為村里人著想。此時聽到這個消息,更是為村里的娃兒們感到高興。
他在地上來回踱了幾步,平復了一下心情,開心道:“等發(fā)錢的時候,我也把這個消息告訴鄉(xiāng)親們,讓他們也跟著高興高興。”
鄭楊聽了,也沒有別的意見,這是好事兒,自然不怕別人知道,他笑道:“只是我們家這些日子事兒多,人手又少,這筆墨紙硯一應的采買,還是要勞煩您了?!?br>
村長擺擺手,道:“不麻煩,這樣,我弄一個賬本兒,買了什么東西都記上帳,每月里咱們都對個帳。”銀錢的事兒是難說清的,村長愛惜羽毛,也不想因為銀錢又扯出什么故事。
這個事兒說定,他看著站在面前這個少年,身材碩長,穿著一件嶄新的夾棉衣。他不禁想到,這鄭家的日子可真是過起來了,難得的還有善心。又見他面目俊秀,謙謙有禮,說話之間也極有章法,可惜了從前家里是那樣的境況,若是也從小習書,說不得也能有一番成績。
他不禁起了惜才之心,溫聲道:“等學館開起來了,若是無事,你也跟著去學學才好。”
內容未完,下一頁繼續(xù)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