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天狗將切安綱旋轉(zhuǎn)了九十度,他雙手持刀說道:“你們中土人都很驕傲,一直說什么我們的刀源自你們唐刀,但那又如何?你們不是有一句話,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么?所以論刀法,你不一定是我們的對手?!?br>
李雨果也拿起了刀:“要不然我們玩一個游戲如何?我用我的刀法,你用你的刀法,我們來一場公平的較量?!?br>
“哈哈,好,痛快!”大天狗說道。
李雨果很清楚大天狗飛說法,因為在隋唐時期,曰本還沒有自己成熟的制刀技術,他們所使用的刀劍也是模仿隋唐技術生產(chǎn)出來的,大部分的刀劍的模樣有著漢朝時期的影子。
在唐朝時期的白江口之戰(zhàn)當中,唐朝所使用的唐橫刀碾壓同時期的曰本的刀劍,不管是破甲能力還是柔韌度上,遠超曰本,曰本皮甲護具完全無法招架唐橫刀劈砍,曰本大敗。
對于白江口的戰(zhàn)役,戰(zhàn)后曰本舉國陷入恐慌,就連最精銳的部隊,在唐橫刀的面前,都不堪一擊,砍瓜切菜般的輸了個一塌糊涂。
經(jīng)過幾年的反省,了解了自身的實力。于是,不惜以謙卑的姿態(tài)派遣使者來唐朝學習,前前后后十余批曰本的遣唐學者來深造。而這些使者,大部分都是曰本的能工巧匠,學習能力極強,為的就是來學習中國先進的技術。
經(jīng)過多年的研究和學習,他們把唐橫刀的制造工藝帶回了曰本,回國后又經(jīng)過深刻研究,用自己煉制的鋼料,不斷摸索錘煉,將不同性質(zhì)的鋼鐵組合在一起,經(jīng)過復雜的工藝,最終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制刀工藝。
而現(xiàn)在,曰本的武士刀因為其優(yōu)良的性能,獲得在世界上的好評與榮譽。曰本武士道的起源歸功于唐朝時期的唐橫刀的制刀工藝,也歸功于他們敢于以低姿態(tài)的方式來學習對手的優(yōu)點。
李雨果凝視著大天狗,他深知大天狗口中的傲慢,國人不管做什么,都自詡五千年文化底蘊,然后有些人因為這些底蘊而驕傲自滿,不求上進,相反曰本卻能夠低下頭顱想敵人學習,這一個謙卑的態(tài)度,就值得國人學習。
當然學習歸學習,該記得的還是不能忘,比如那戰(zhàn)亂的八年,還有明清時候的沿海倭寇,這些都是血淚史,不能輕易忘卻。
真正的大師,永遠要有一顆學徒的心,如此才能不斷進步。
咯咯咯……
內(nèi)容未完,下一頁繼續(xù)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