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對太子的兵馬,李雨果心里有些忐忑,因為這鐵浮屠兇名在外,非常了得。
當初李雨果將鐵浮屠這個兵種移植到這個世界里面,乃是因為鐵浮屠是華夏最強的部隊之一,而華夏歷史上最強的四個兵種都在這里,只不過鐵浮屠是照搬過來的,名字沒有修飾罷了。
華夏四大軍隊中,排名第四的是漢朝鐵軍,這漢朝的軍隊的強弱可以根據匈奴軍隊進行比較,匈奴軍隊的戰(zhàn)力不用多說,長期的游牧生活使他們練就了一身的野性,雖然有野性,但這確實是一只紀律嚴明的部隊,加上其極強的機動性,戰(zhàn)爭中鮮有敵手,這只軍隊曾一度橫行歐洲,歐洲十三國聯(lián)軍加在一塊也不是其對手,西羅馬更是因此很快便滅亡。
然而就是這么一只軍隊面對漢朝的軍隊卻無從招架,不可否認,漢武帝之前,漢朝與匈奴的戰(zhàn)爭一直處于劣勢,但是到了漢武帝時期,出現了一大批猛將,如大將軍衛(wèi)青,霍去病還有李廣等,他們用兵如神,在他們的調教之下,漢軍很快成為一只令匈奴聞風喪膽的軍隊,漢朝用了百年時間平定邊關,胡人莫敢進犯。
第三便是秦朝的虎狼之師,大秦的軍隊遠比想象中的要強大的多,這主要歸功于他們完善的軍事制度,在這套完善的獎懲機制之下,士兵們作戰(zhàn)無比勇猛,都愿意效死力,戰(zhàn)場上最怕的是什么?不是刀劍,而是那些不要命的人!所以說秦軍能夠橫掃六合統(tǒng)一六國不是沒有原因的,此外秦軍還有強大的戰(zhàn)車和極具殺傷力的弓弩,這也是這支軍隊強大的原因。
漢朝軍隊用了百年平定邊關,而秦軍只用了一戰(zhàn)使匈奴十年不敢來犯。
排名第二便是鐵浮屠,隱藏在這個霸氣名字之下的是一群包裹在厚重鎧甲中的猛士,每一個鐵浮屠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,他們身上厚重的鎧甲刀劍難以劈開,能支撐這副盔甲的人需有異于常人的體力和耐力,由于每一副鎧甲造價都非常昂貴,金國也只有五千鐵浮屠。
然而就是這五千人馬,卻打的南宋節(jié)節(jié)敗退,所過之處沒有一合之敵,金兀術憑著五千鐵浮屠一路殺到宋朝國都。
厚重的鎧甲雖然笨重,但這五千鐵浮卻靈活無比,只因身下的“拐子馬”由三匹由系帶連接,金人又擅長騎術,拐彎異常靈活,將敵軍陣營沖散之后,還可下馬作為重步兵應敵,敵人逃跑再上馬追擊,當真是實力與賴皮并存,罕有敵手。
排名第一的主便是岳家軍,岳家軍是岳飛手下的軍隊,他們是忠于岳飛的軍隊,他們作戰(zhàn)不為己,不為利,只為國,只為民,挽救國家,救民族于危難是他們唯一的夙愿,就像岳飛將軍背后的字一樣,他們是一支精忠報國的軍隊,所以戰(zhàn)無不勝,攻無不克。
前面提到的鐵浮屠幾乎橫掃整個宋朝,卻被岳家軍一場戰(zhàn)役斬殺殆盡,外加金國十萬主力作為陪葬,除了作戰(zhàn)勇猛之外,他們還有著不一樣的智慧。
內容未完,下一頁繼續(xù)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