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獻醻交錯,禮儀卒度?!?br>
農村人受教育程度可能比城里人要低,但在禮儀講究上絕對要比城里人高。這種講究也許是深受傳統(tǒng)思想影響,也許是情商比城里人高,也許是自卑心態(tài)做怪。假如有人對自己禮節(jié)上稍虧一點,他們心里就會琢磨:這個人是不是在看不起我?
就拿拜年的事來說吧,城里人可能會發(fā)個短信道聲祝福。而在農村,那是家家戶戶都要走到,并形成了一方水土的固有風俗:正月初一拜的是同村長輩和同姓長輩的年,正月初二拜的是母舅大人的年,正月初三初四拜的是姑老表姨老表的年……
但這個風俗在正月初二的時候,對傳貴家是沒有任何約束力的。因為荷花的娘家是在大山里,雖然和蕭家村同屬一個地級市,但山路崎嶇難行,去一趟得需要一天的時間才能達到,所以她不會帶著孩子去拜母舅的年。自從她嫁過來后,也就是在第一年和傳貴回去過,后來因為傳貴的原因就再也沒辦法回去。
蕭傳貴這一枝沒什么親戚,他父母去世早,表親基本上斷了來往。自他摔傷后,那些人更是躲的遠遠地。邵國華倒是親戚眾多,可他不愿意回去。
就在大家都光光鮮鮮地走親戚拜大年的時候,傳貴一家子人卻無事可做。望著從門前經過的拜年人群,他們可以捧著一杯熱茶悠哉悠哉,但內心卻有著深深失落。
大人沒事做并不代表小孩也沒事可干,相反小寶和秀兒比平常更要忙碌些,因為他們兜里有了壓歲錢,可以去買他們平時可望而不可及的東西。一吃過早飯,兩個小家伙就撂下碗筷,跟地老鼠似的眨眼間就跑的沒影了。
而無所事事的三位大人則窩在房間里邊嗑著瓜子邊看著電視,還時不時對電視里的人物進行熱烈的評頭論足一番。真應了那句“演戲的是瘋子,看戲的是傻子”的老話。
此刻電視里正上演著一場男女相親的喜劇小品,夸張的內容和言詞,逗著三位傻子是前俯后仰、笑聲不斷。荷花在咯咯嬌笑中忽然想起狗娃媽說的事。她望著仍在捧腹大笑的邵國華,貝齒輕咬了一下櫻唇,帶著一絲壞笑說:
“狗娃媽想把她男人表妹說給你,讓我早上帶你上她家去相親。要不是電視里正好演這個,我都差點把它忘了。”
國華還沒做聲,傳貴就吹胡子瞪眼地急道:
內容未完,下一頁繼續(xù)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