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15章最賺錢的收費站
海倫娜號從愛琴海出發(fā)通過蘇伊士運河進入紅海,這一段路是從歐洲往亞洲去的最短的航路。
在關毅的印象中,蘇伊士運河是一條1869年修筑通航的海平面的水道,北起塞得港南至蘇伊士城,全長190公里。這條連接地中海與紅海的運河,是世界使用最頻繁的航線之一,也是亞洲與非洲的交界線。
很多人都以為這條運河最早是英國人挖通的,而且在二戰(zhàn)以前,英國人一直都占據(jù)著這條運河,通過這條運河扼住了世界海運的咽喉。
但事實上,蘇伊士運河的開鑿歷史遠至埃及第十二王朝,由法老辛努塞爾特三世下令挖掘了一條“東西方向”的運河,連接紅海與尼羅河。有證據(jù)顯示這條運河的存在至少持續(xù)到公元前13世紀的拉美西斯二世時期。
而后,歷史上還有多位埃及法老都曾經(jīng)嘗試利用過這條黃金水道。一千多年中被連續(xù)改進、摧毀和重建,直到18世紀末拿破侖占領埃及時再次開始計劃開鑿運河連接地中海與紅海。
拿破侖失敗之后,英國人接手了蘇伊士運河的建造工程最終于1869年11月17日通航,這一天被定為運河的通航紀念日。
憑著這些書本中的印象,關毅一直都以為他們要走的這條運河應該是一條老舊的人工水道。但當他們的船駛入蘇伊士運河之后,他才發(fā)現(xiàn),眼前的這條運河河面寬度超過了300米,兩邊的駁岸設施等都非常先進,根本看不出這條河已經(jīng)使用了近兩百年了。
“你說的那是老運河,這條運河是前年才開始新建的……”當聽到關毅的疑惑之后,艾諾笑著對他說道。
進入21世紀以來,世界的變化日新月異,即便是在互聯(lián)網(wǎng)已經(jīng)溝通全世界的時代,事實上人們的視野依然局限在自己的周圍,很少有人會關注到千里之外和自身并無多大關聯(lián)的事件。
關毅就聽說過一個笑話,在咨詢最發(fā)達的阿美利加,甚至至今還有人以為華夏人的后腦勺上還拖著小辮子,身穿長袍馬褂……
聽到這個笑話的時候,關毅還曾經(jīng)說,那是阿美利加人孤陋寡聞自傲自大的表現(xiàn)?,F(xiàn)在看來,其實他這也算是五十步笑百步了。
內(nèi)容未完,下一頁繼續(xù)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