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略顯聒噪的中年婦人久違地闔上了課本後,漫長而多磨的五天上課日終於迎來了終結(jié)。若說星期一的簡潔是為了襯托枯燥的伊始,那在鐘響後的十五分鐘後依舊喋喋不休的她也許可說是一種補償。盡管是無謂而冗贅的。
也正是因為如此,此刻走廊上的氣氛也早已脫離上課時間的Si寂,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松散而輕快的氛圍。當然,如此的形容詞對我而言僅限於處在旁觀者的立場時,如果非得作為當事者,那只不過是一團無序而令人窒息的混亂而已。
然而,隨著那道突兀的影子沒入其中,僅僅的假設(shè)卻必須化作現(xiàn)實。我忍不住嘆了口氣,緩緩地站起身,朝著窗外的大樹看了一眼,接著便緩緩走出了教室外。
所謂明顯與突兀,與其說是一種絕對的主觀形容詞,不如說是一種相對的概念。的確從心理學的角度而言,注意力的機制在不同個T間是相同的,也因此在多數(shù)狀況下,人們能以這樣的感覺取得共鳴。但不同的是,當人對一件特定的人事物抱有b他人相對更高的關(guān)注度時,對方身上的細節(jié)在他看來就會變得格外清晰,搭配令他產(chǎn)生更高關(guān)注度的理由,他眼中的對方便自然會顯得突兀。情人眼里出西施某種程度上來說可以說明此點。
而今天的貓nV與我,大概也是如此。
「我對你唯一的要求……不,應(yīng)該說是勸諫?!?br>
我閉上眼,對著一旁明顯有些按耐不住的貓nV說道。
「冷靜?!?br>
「……」
如同離開那片山坡後一貫的沉默。對她而言,強迫自己專注於眼前也許是屏除雜念唯一的方式。不過從她并未莽撞地加快速度來看,至少在抵達目的地之前不用擔心她會沖動行事。
相b之下,十五公尺前的對方腳步就顯得輕盈許多。順暢穩(wěn)健,卻又夾帶一絲虛浮,還有彷佛對前方即將發(fā)生之事的了然。
內(nèi)容未完,下一頁繼續(xù)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