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劫的事情,鬧得沸沸揚揚。
但是隨著紙幣的出現(xiàn),很快又歸于沉寂,有了楊昭安排的托干活,紙幣正式進入那些商賈的視線之內(nèi)。
第一個真正的商賈兌換紙幣,順利地離開洛陽,回到巨鹿郡,并且在巨鹿的錢莊順利地通過紙幣,兌換回錢幣這件事傳出去,直接把紙幣推到一個新的高峰。
這種大額紙幣,都是有特殊編號。
在錢莊兌換給有需要的商賈,會根據(jù)編號登記各種身份信息,就算是讓山賊搶了,但是去錢莊兌換錢幣的時候,只要身份信息對不上,就無法兌換。
甚至還會被錢莊報官來捉人。
這種防盜措施,深受商賈們的追捧,他們對紙幣更熱衷了。
紙幣順利推廣,用的人越來越多。
剛開始是商賈使用,他們用的都是大額紙幣,相當(dāng)于存款憑證,但隨著時間的推移,一些小額紙幣也開始流通。
比如是十錢一張,五十錢一張的紙幣。
另外還有一錢和兩錢的,方便使用紙幣的人,購物找零等。
百姓們出門購物,再也不用帶沉甸甸的銅錢,或者金銀幣,徹底地解放了錢袋,花錢也更輕便,能刺激經(jīng)濟增長。
內(nèi)容未完,下一頁繼續(xù)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