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適當(dāng)?shù)靥嵘幌?,鹽和酒的價格,未來的交換,主要是鹽,因為釀酒需要不少糧食。”
除非是土豆、紅薯這些培育出來了,否則楊昭不會大量地釀酒去換羊,又道:“換回來的羊,我們以高出成本價不多的價格,賣給大漢百姓,我們大漢人多,只要價格不高,每年能消耗一大批,另外我還會把羊當(dāng)作糧食,用在軍中?!?br>
這樣一來,士兵也能吃肉。
補充足夠的肉食,不僅能讓士兵更強壯,還能鞏固軍心,凝聚士氣。
“如果這樣還消耗不掉,還有剩下的羊,可以用作未來的社會保障,鼓勵生育?!?br>
“多生孩子的家庭,定期獎勵一頭羊?!?br>
“不過這樣做,最后虧的,可能是麋家和甄家?!?br>
楊昭說到最后,又微微皺起眉頭。
現(xiàn)在為楊昭經(jīng)商賺錢的,就只有麋家和甄家。
就算甄儼、麋竺能同意,他們背后的家族,可能也有人反對。
內(nèi)容未完,下一頁繼續(xù)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