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青州的莊稼,為何不容易種植?”
楊昭還是第一次聽到,關于青州農業(yè)的問題。
李儒說道:“我曾了解過,好像是這里的土壤不行?!?br>
土壤?
楊昭想了一會,突然想起這里是華北平原,后世地理課上,老師似乎提到過,在華北平原,有部分鹽堿地,土地相對貧瘠,不怎么適合農作物的種植和生長。
只能種植一些,耐鹽堿的糧食作物,比如高粱等。
楊昭終于明白,為何城外的田地里,農作物是以高粱居多,原來被土壤限制了。
古代對土地的改造技術不怎么好,肥料等東西,完全沒有,全靠古人摸索出來的經驗,利用各種方法盡可能地改良土壤,或者適應鹽堿地的情況。
古人對鹽堿地的治理,方法一般是開溝排鹽、淤灌壓鹽和種稻洗鹽等。
開溝排鹽,在北海比較常見。
楊昭攻打黃巾的時候,在外面經??梢钥吹侥切锨?,這個方法簡單來說,就是洗去泥土里面的鹽分,早在《呂氏春秋》就有記載。
內容未完,下一頁繼續(xù)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