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郭大路拍攝的《第一滴血》中,飾演上校軍官的是軍旅演員中的老戲骨王耀文,此人是部隊出身,飾演過很多軍隊的領(lǐng)導形象,天生的帶有一股子軍隊的肅穆威嚴的氣質(zhì)。
為了請他出來表演,郭大路還特意跟白將軍打了招呼,這才把這老人“借用”了三天時間。
這名上校軍官雖然戲份不多,但卻極為重要,沒有這個角色,就無法將整個故事銜接起來,出場雖少,卻要求在這極少的場次里要把這個形象打造的飽滿才行,演技不到家的一般的演員還真駕馭不了。
當時郭大路在邀請王耀文來參演之前,就已經(jīng)托人把劇本送給了這位老人,直到三月后開拍的時候,才把他接到劇組表演。
三個月的時間,王耀文早就把自己的這個角色吃透了,因此表演的十分到位,在劇組根本就沒有待夠三天,一天時間就把自己的戲份演完了,第二天直接走人,就收了五千塊錢的片酬,多了人家根本就不要。
在郭大路看來,就沖老人這份演技,五萬塊也是少的,可惜老人根本就不多要。
如今他在電影情節(jié)中剛一出場,幾句臺詞就把觀眾們的心神抓住了,特別是當向局長說出“帶上足夠的裹尸袋”這句話時,不但他這么一位老軍人硬朗的形象飽滿起來,更使得主角藍波愈發(fā)的令人敬畏。
在這上校的眼里,竟然連兩百多軍人都不是藍波的對手,這特戰(zhàn)軍刀組的組長藍波到底有多厲害?
就這上校軍官幾句臺詞,藍波的形象就愈發(fā)的高大神秘起來,也引起了現(xiàn)場觀眾們巨大的好奇心與期盼之情,都想看看下一步藍波怎么與包圍他的那些軍人對峙。
與記憶中的電影不同,郭大路在拍攝這部電影的時候,并沒有完全按照記憶中的情節(jié)來拍。
在原版的電影中,主角藍波在四面為敵的情況下,最后被一發(fā)火箭的逼得不得不跳入廢棄的礦洞中逃命,經(jīng)歷了一番掙扎才從礦洞的另一個出口逃了出來。
但黃波濤在選擇拍攝地點的時候,環(huán)境確實是選對了,在他們拍攝的小鎮(zhèn)子附近的山坡上確實有一個礦洞,本來郭大路是想著在礦洞里拍攝主角藍波逃命的劇情,但每當他要進洞拍攝時,心中就會生出一股危險的情緒來,連著幾次之后,郭大路就知道這礦洞不妥,再不敢從礦洞取景,而是修改了一下劇本,改成了主角在白雪皚皚的叢林里與兩百多名軍人不斷交手的劇情。
內(nèi)容未完,下一頁繼續(xù)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