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華夏要成為動作巨星,能不能打都是次要的東西,關鍵在于自身的形象,一個動作演員若是自身的形象不行,即便再努力,也未必能夠成功。
這個形象并不是說演員必須要長的有多英俊,而是要有一種令人感到舒服的氣質(zhì),不然你打斗的動作再好,也不可能成為被人接受的巨星。
在郭大路的多出來的記憶中,另一個世界華夏的動作巨星只出來了兩個,一個是李連杰,另一個是成龍,至于李小龍,那是特例,不能作為參考。
無論是李連杰還是成龍,兩人身上都有一種“無害”氣韻在里面,使得觀眾們在看到兩人的第一眼起,就對兩人產(chǎn)生了一種下意識的好感。
這種氣質(zhì)對演員來說可是非同小可,簡直關系到一名演員演藝生涯的生死存亡。
比如一個甄子丹,他的武術功底也比較好,并不比李連杰與成龍差,但就是一直紅不起來,根本原因就在于他的風格太硬,本人的形象也不討喜,是以一直不受觀眾待見。
等到他成龍、李連杰都老了,半老不老的甄子丹方才有了表現(xiàn)的機會,通過《葉問》真正的紅了起來。
而在他后面的吳京也慢慢起來了,并不比他晚多少,可是吳京明顯比他要小,就就年紀而言,出名可是比他要早多了。
其實根本原因還在于個人形象的原因,吳京也是與李連杰等人一樣,臉上無有棱角,整個人溫潤無害,讓觀眾看了心里舒服,并不排斥,這才是他紅起來的原因。
若是一個人的氣質(zhì)如同出鞘的刀劍一樣鋒芒逼人,風格太過硬朗的話,除了李小龍之外,恐怕真的沒有人會大紅大紫。
就連甄子丹在《葉問》火起來之后,也慢慢沉寂下來,漸漸的被人忘記。這固然與風傳的道德品質(zhì)有關系,也與他個人的形象觀感有直接的關聯(lián)。
內(nèi)容未完,下一頁繼續(xù)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