滿清這個王朝,要是以歷史的尺度來看,其實它也是有很大的功勞的,它入住中原,可是帶著嫁妝來的。
東北,蒙古,西域大部分疆土都在清王朝的統(tǒng)治下成為了實際控制的疆域,而在此之前,中原王朝的統(tǒng)治力基本上都集中在漢地十八省的大致范圍,滿清之后,華夏的疆域才得了實質(zhì)性的拓展,從而奠定了如今的版圖。
但開疆擴土有功,可是在別的地方卻又扮演者極不光彩的一面,光是入土中原的前期,就殺了無數(shù)中原子民,在穩(wěn)定下來之后,又開始了極為嚴厲的文化清洗,導致國內(nèi)奴性深重,脊梁不張,這是這個王朝留給現(xiàn)代人最為恥辱的一面。
之前的遺老遺少搞的清史,極力去掉這些不光彩的一面,卻大力的將這個王朝的好的一面進行宣揚,美化了不少形象,粉飾太平。
這也是為什么會被社會各界所抵制的原因。
但是現(xiàn)在郭大路編撰清史,那自然是有什么說什么,絕不夸大其詞,也絕不對任何人美化丑化,就只是實事求是的寫。
可有的時候,單只是真相本身,就足以使人觸目驚心了。
滿清入關(guān)之時,屠戮漢人,剃發(fā)易服等等為很多人避諱的事件,全都被郭大路一五一十的寫了出來。
血淋淋的真相總能刺激一些代入感超強的人,其中便不乏遺老遺少,因此這些人對郭大路群起而攻之,對郭大路百般詆毀,更有一群掌握實權(quán)的人說郭大路故意篡改歷史,抹黑歷史人物,搞階級對立。
整個文史館內(nèi)的人都分成了三派,反對派,支持派,還有中立派,搞的整個史學界都躁動了起來。
本來郭大路想要的是一個正常的討論活動,卻沒有想到,竟然成了一場爭斗。
內(nèi)容未完,下一頁繼續(xù)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