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郭爺這真的是要做大死啊!你看看,那個藝人敢摻和政府的事情?作為一個公眾人物,還是一個有著極大影響力的公眾人物,你力挺這些砸碑毀像的人,那就是與政府對抗啊!”
“我誰都不服,我特么就服郭爺這股子作死的勁頭!”
“搞事情,搞事情!”
“果然,郭爺也是個血性漢子,不像大多數(shù)明星,都是些沒卵子的慫貨,連表個態(tài)都不敢!”
“樓上傻叉,在這個敏感的時候跳出來表態(tài),無論是誰,他的演藝生涯估計也就到頭了!”
這兩天雖然是中秋節(jié),但前天因為秦俑與岳飛后人的老婦人爭論所引發(fā)的民眾暴動,卻牽動了很多人的心。
無論在哪個國家,叛國者都是被人唾棄的行為。
華夏自古都是講究忠君愛國,即便是清朝統(tǒng)治華夏之時,乾隆皇帝還特意搞出了一個貳臣錄,對變節(jié)之人以示嘲諷,認為他們“遭際時艱,不能為其主臨危授命”,實是“大節(jié)有虧”,易主求榮,令人不齒。
連這些判臣降將所歸附的主子都看不起他們,可見這些人的名聲臭到了什么地步。
可在整個封建社會都引以為恥的對象,在華夏如今這個新社會里,竟然春風得意的活了過來,不但地方政府為他們建立紀念館,還立碑贊頌,宣揚其名,甚至還組織學生來紀念館進行愛國主義教育。
尼瑪,你拉著學生去一個叛徒紀念館學習愛國主義教育,這等荒謬的事情也做的出來,可見這地方政府官員腦袋里都進屎了。
內(nèi)容未完,下一頁繼續(xù)閱讀